- 書名:飛機的構造與飛行原理:探討噴射引擎的結構、航空力學以及安全機制的設計
- 叢書系列:知的!
- 著者:中村寬治/簡佩珊 譯
- 出版商:晨星出版
- 語言:中文
- 年份:2011
- 閱讀難度:普通偏難
- ISBN-13: 978-986-177-474-9
- 如何取得:淡江、文化、陽明、政治、中央、元智、中原、清大、逢甲、靜宜、成大、第一科大、屏科大圖書館等。
(2016.07.13版)
小編認為大部分的知識專書,例如上課所用的課本,因為需要讀者的思考、理解與記憶,都變成了屬於偏難的讀物。本週介紹的《飛機的構造與飛行原理》就是這麼一類的參考書。如果讀者您想要看的是輕鬆的飛行書刊,《飛》可能會削減您的興致,因為它確實需要一點理工的基礎才能理解,但還不致像航太工程教科書那樣艱深。不過相反地,這本書同時適合想要成為飛行員的人研讀,應該也適合飛航人員做快速簡單的參考用途。
作者中村寬治先生曾經是全日空(ANA,全日本空輸)的飛航機械師,服務過B727及B747等機種,《飛》就是以作者熟悉的波音系統為主。中村先生有30多年的工作經驗,相信他具備足夠的權威寫下這本參考書。而什麼又是飛航機械師呢?
大型飛機由於具備非常複雜的機電系統,約在1980年代以前,是需要三個人共同駕駛的;機長(Captain)、副機長(First Officer,大副)還有飛航機械師(Flight Engineer或者Second Officer,即二副)。當時的科技還沒能把飛機上數百個開關、儀表簡化,所以正副駕駛還需要飛航機械師的一雙眼來協助監控液壓、油溫、燃料等儀錶,還有一雙手來幫忙控制各種開關。飛航機械師在不同的公司機構也會有不同的任務分配,諸如通信、朗讀檢查表(Checklist)、抄寫紀錄簿(Logbook)、導航等等的工作,就是沒有親手操縱飛機。
看起來飛航機械師好像是專門為正副機長打雜的人,事實上許多機長也經歷過飛航機械師這一段;受過飛行訓練的飛航機械師,就有機會一步步升上機長。或者有些小型客機的機長換飛大型客機,也可能得先從飛航機械師開始做起,往上升遷。從小飛機到巨無霸客機,像爬梯子一樣一階一階爬上機長的位子,確實是飛行員這一行有趣(也很辛苦)的地方之一。只是近代的科技化簡了駕駛艙裡的儀錶及開關,飛行的工作量減少,飛航機械師的需求也隨著降低,現代的飛行員們可能不太有機會經歷這一段了。
《飛》大部分的圖文為灰階印刷,稱不上精美,但是駕駛艙儀錶的示意圖及機械構造的剖視圖等則力求真實,有近乎說明手冊的水準,十分有助於讀者理解。另外,內容之中部分科學單位的翻譯有錯,可能因為譯者是文學背景出身,故有誤解,讀者尚需自行思考驗證。此書雖有台灣的航太專家審定與推薦,恐怕仍有不夠謹慎之處。小編還是推薦給各位飛行愛好者收藏。
最後我還要一併推薦同系列,也是中村寬治先生著作的《跟著飛行員一起開飛機》,與此書搭配閱讀;因為《跟》強調飛航的操作程序(如何開飛機),機電系統的介紹相對少了許多,可藉由《飛》這本書來補足。讀者若能理解以上二書的內容,也就能夠知道飛行員要怎麼駕駛飛機,還有為什麼要這樣駕駛飛機了。預祝大家有一趟愉快的「腦內飛行」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