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書名:氣象科學入門:你想知道明天的天氣嗎?
- 叢書系列:新世紀叢書
- 著者:飯田 睦治郎 撰/曾煥華 譯/馮鵬年 審定
- 出版商:銀禾文化
- 語言:中文
- 年份:1987初版/1994再版
- 閱讀難度:普通
- ISBN-10:957568028
- ISBN-13:9789575680282
- 如何取得:海大、臺大、臺科大、臺師大、北科大、世新、、國家、中原、交大、中正、成大、高師大、高市立、東華、屏科大圖書館。(十分普及)
(2015.06.23版)
這真的是一本老書。還好,科學知識不會那麼快就過期。
您可能會疑惑:為什麼腦內飛行要介紹氣象叢書呢?答案是「飛行與氣象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」!以下打個比方;在筆直且平整的路面開車,如果這部車的底盤沒有問題,我們可以輕易地維持本來的方向,甚至放手開車。但真實的世界中,路面總是不平整,我們都會夠透過方向盤感受到車子有偏移的情形。
飛機在天空中也是一樣的;如果空氣十分穩定、物理性質十分均勻,飛行員也可以放手開飛機。但是因為大氣之中有對流、有風、有不均勻的空氣密度等各式各樣的擾動,如果不去修正飛機的運動,它終究無法抵抗地心引力而飛向地面。更麻煩的是,大氣之中還有雲、雨、冰、雪等各種「氣象」,影響飛行的表現。一次世界大戰中,飛機開始加入戰場,但是有許多的飛行員因為飛入了雲中,無法看見地平線,失去方向感而駕著飛機撞地,墜機比戰死的人多,人們才開始學到「空間迷向(Disorientation)」的可怕。另外,飛機撞擊空中的水氣,也能在機身上產生積冰,改變空氣動力結構,使得機翼無法提供足夠的升力,導致意外發生。
幸好有航空、氣象專家們的努力,發展了適合航空人員使用的氣象知識,透過具體的量測以及科學分析,有系統地建立預報,讓飛行員在出發前就可以計畫避開壞天氣,飛行途中也不必再依賴雙眼所見,就能根據當時天氣條件判斷可能發生的狀況,並且做出預防措施。說到這裡,您能理解為什麼氣象學是飛行員的必修科目了嗎?
台灣的飛行員可能幾乎都看過《航空氣象學》這本書,它也是小編接觸的第一本氣象專書,但我的專長並非地球科學,讀起來實在是艱深透頂,覺得枯燥。相較之下《氣象科學入門》就比較適合大眾閱讀,因為作者盡量避免使用專業術語,同時加入許多口語式的陳述,文筆輕鬆,編排亦不失邏輯性,讓科學知識平易近人許多。
此書的架構與其他氣象專書相去不遠;先談大氣組成,接著再介紹風、雲、降水(雨、雪等現象),然後才提及天氣系統(氣團、鋒面等)。內文還有簡單的科學圖表輔佐說明,值得讀者停下閱讀腳步,仔細思考圖文的意涵。在這本書裡面幾乎不會提到與飛行有關的事,但以上內容確實是航空氣象學的基礎,更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,作為入門教材是十分適合的。
不論我們是否要學飛行,平常在談論飛行的時候一定會聊到與氣象有關的話題;例如航空管制單位會告訴飛行員機場的氣壓值、機翼前端的除冰機制、往東往西飛行的旅行時間不一樣...等等。有了基礎的氣象知識,就很容易理解航空界的十萬個為什麼了。
世界很美好,在觀賞飛機的同時,也別忘了享受當下的天氣,欣賞雲彩變化的奧妙。相信看過這本書(尤其是關於雲的章節)之後,您會更愛仰望天空的 :)